Industry news

行业新闻

成都新经济指数全国第七 吸引力直逼北上广深杭
2018-05-15 533 成都、经济指数

5月18日,以“发展新经济 培育新动能”为主题的2018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在蓉开幕。在举行的开幕式上,复旦大学博士、财新数联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新经济指数联合创始人陈沁发布了《新经济指数发布两周年观察》,成都新经济指数总量排名第七。在过去的两年里,成都的多项劳动力指标进步明显,体现出成都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何为新经济指数

——反映新经济在经济中投入比重

“我们认为新经济是未来中国发展进步的引擎。”陈沁告诉记者,中国新经济指数是国内首个用大数据制作的宏观经济指数。指数反映新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投入比重,即当中国经济每投入一块钱时,有多少投向了新经济。NEI是判断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新、旧经济彼此消长的重要指标,为新经济细分领域和区域新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监测工具。

该指数目前已覆盖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服务、金融法律服务、体育文化和娱乐业十大行业、144个子行业。“这些行业选择是通过我们要素品变化的趋势下选择的。目前中国要素品变化选择有两个趋势,第一是低于劳动力萎缩和高级劳动力扩张,第二是资本成本的上升。”陈沁分析道,通过这两个要素品的变化,选择了这144个行业作为未来新经济的代表。

从评价体系来看,中国新经济指数的一级指标为高端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分别占比40%、35%、25%。在陈沁看来,中国新经济的发展仍然与政府投资有着重要的联系。他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座城市的新经济能否发展,取决于城市在传统制造领域和新经济领域之间,如何选择资本的投入方向。

新经济指数总量列全国第七

——成都劳动力指标增长明显

《观察》显示,成都新经济指数总量2016年2月、2018年4月都排名第7。这中间有上升有下降,今年2月、3月曾达到过全国第六名。“排在成都前面的几个城市也都相对固定:北上广深杭。”陈沁分析道,而从每个分指标来看,成都排名有比较大的变化。根据《观察》,在过去的两年中,成都在专利转移、工资和就业等几个部分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过去的一年中,成都新经济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陈沁告诉记者:“今年,随着成都率先推出一系列人才吸引新政,同时越来越多的成都企业也加大对人才吸引的力度,我们能看到成都此前相对落后的几项劳动力指标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新经济工资从两年前的14名前进到了当前的10名。”

此外,新经济指数细分指标排名上升的还有新三板指数,专利转移指数。陈沁表示:“这都说明成都在企业融资和专利产业化方面亦有不错的表现。”

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经济增长需要长时间投入

“不进则退,不快进也退。”而当城市间竞争不断加剧,成都新经济如何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迈入全国前五?“新经济的增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对于成都新经济的发展,陈沁提出了三点建议:进一步加强高技能型人才吸引,进一步落实成都新经济企业生根落户;加强政府产业政策引导,充实产业基金,从消费型新经济导向技术创新型新经济;加强产学研融合,促使知识产权产业化应用。

“中国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主要是一种面向消费的新经济。”陈沁观察到,但同时这也产生了新经济“头重脚轻”的现象——面向生产的新经济远不如面向消费的新经济发展迅速,并已造成了供给领域的发展瓶颈,比如在芯片领域。在陈沁的观察中,新经济向生产领域的倾斜已形成趋势。同样以芯片领域的数据为例,与2016年1月份相比,芯片在2017年10月份开始需求上升到之前的5倍,然后算法上升到之前2倍左右,而前端下降到65%。“成都在这个领域做得就比较好,比如芯片的厂家数量在过去几年排名第一。”

成都要如何进一步扩大这一趋势?陈沁指出:“生产型新经济没有像消费型新经济那么大的应用场景,它的投入会有比较大的风险。要承担这些风险,就需要更多政府引导的产业基金,能进行更长周期的技术研究来进行转移。”